【Kotlin】初识Kotlin(二)
【Kotlin】初识Kotlin(二)1、Kotlin的流程控制
流程控制是一门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从最经典的if...else...,到之后的switch,再到循环控制的for循环和while循环,都是在开发中离不开的。
之前在第一篇博文中提到了Kotlin中的for循环和foreach循环,从中可以看出Kotlin在这些流程处理中下了很大一片功夫,也进行了人性化的创新。
接下来我们就从最经典的if ... else ...来讲起!
1. if表达式
说起if,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也许它的执行效率却在某些情况下不是最高的,但是它的实用性绝对是最高的!
最传统的用法咱们不讲,咱们讲讲Kotlin中if创新的用法:
[*]if表达式当作三元运算符
[*]if块
(1) 代替三元运算符
Kotlin在操作符中,没有三元操作符case ? A : B,但是我们仍然有替代方案,那就是Kotlin中的if (case) A else B。在缺少三元操作符这一块上,Kotlin使用类似了python的方法,使用if ... else ...来代替!
fun main() {
val flag = 1 == 2
println(if (flag) "true" else "false")
}
反正只要是三元运算符可以做的,if表达式可以做到!
(2) if块
块,就是代码块,也就是说if后面可以带上代码块,这是Java所做不到的
我们举一个例子
fun main() {
val a = -114
val b = -1919
val max = if (a > b) {
println("$a is larger than $b.")
println("max variable holds value of a.")
a
} else {
println("$b is larger than $a.")
println("max variable holds value of b.")
b
}
println("max = $max")
}
/*
-114 is larger than -1919.
max variable holds value of a.
max = -114
进程已结束,退出代码0
*/
我们发现,{}内中的内容我们也执行了。注意的一点是,代码块中最后一行是返回值,这也是lambda的特性之一!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每次在Java中写三元运算符的时候,总想写一些骚操作,比如在三元运算符的时候执行方法,但是偏篇不行,非得写成4行的if...else...,但是在Kotlin中,方法、代码块都能在if ... else ...中实行了,实在是太方便了!
上述的代码可以转换成这样的:
fun main() {
val a = -114
val b = -1919
val max = if (a > b) shutA(a,b) else shutB(a,b)
println("max = $max")
}
fun shutA(a: Int, b: Int): Int {
println("$a is larger than $b.")
println("max variable holds value of a.")
return a
}
fun shutB(a: Int, b: Int): Int {
println("$b is larger than $a.")
println("max variable holds value of b.")
return b
}
同样的,if块也可以使用if ... else if ... else ...的方式
2. when表达式
这个可是Kotlin独有的表达式,可以说是switch的增强版,非常的实用!
在上一篇博文讲解for循环的例子中,我们就简单的使用了when表达式,现在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when表达式的例子:
fun main() {
println("输入符号")
val result = when (val operator = readLine()) {
"+" -> 0
"-" -> 1
"*" -> 2
"/" -> 3
else -> -1
}
println("selected index = $result")
}
我们使用when来进行选择,()内是选择的一个对象,这里选择的是我们在控制台写入的一行字符串
对应我们在控制台写入的不同的情况,会给reslut变量赋不同的值
再看一种不用when赋值的情况
fun main() {
val a = 12
val b = 5
println("输入符号 +, -, * , /")
when (val operator = readLine()) {
"+" -> println("$a + $b = ${a + b}")
"-" -> println("$a - $b = ${a - b}")
"*" -> println("$a * $b = ${a * b}")
"/" -> println("$a / $b = ${a / b}")
else -> println("$operator 不是有效符号")
}
}
这种场景就很类似于switch了,只不过 -> 之后可以执行{}区域内的代码块
还有多情况的when选择,也可以使用,隔开表示多种情况
fun main() {
val n = -1
when (n) {
1, 2, 3 -> println("n is a positive integer less than 4.")
0 -> println("n is zero")
-1, -2 -> println("n is a negative integer greater than 3.")
}
}
我们还可以配合is关键字和!is来判断是我们选择的对象是否是某个类
fun main() {
val mutableListOf = mutableListOf("String", false, 1, 'c')
mutableListOf.forEach() {
when(it) {
is String -> println("String")
is Boolean -> println("Boolean")
is Char -> println("Char")
else -> println("Int")
}
}
}
当然,我们还可以判断区间!在刚开始学编程的时候,你肯定做过一种题目,就是考试成绩的打印,多少分到多少分是什么挡位,频繁的if...else...写腻了,为何不试试愉快的when呢?
fun main() {
println("请输入你的分数")
when(readLine()?.toInt()) {
in 0 until 60 -> println("不及格")
in 60 until 80 -> println("良好")
in 80 .. 100 -> println("优秀")
else -> println("请输入正确的成绩")
}
}
还有最后一种when无参的情况,也就是when 中的参数可能并非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可以选择省略该参数
fun main() {
val tmp = "1"
val tmp2 = "2"
when {
tmp == "1" -> println(tmp)
tmp2 == "2" -> println(tmp2)
}
}
这样会打印出"1",到这里when就终止啦,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使用方式来进行多个选择
3. break和continue
首先因为while循环和大多数语言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这里就不介绍了,直接介绍break和continue
break和continue是配合for循环、while循环使用的控制循环执行的两个关键字。之所以我要讲这两个关键字,是因为在Kotlin中有了更强大的使用方式
最基本的使用方式我这里就不多说了,我直接举一个Kotlin中特有的例子
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
first@ for (i in 1..4) {
second@ for (j in 1..2) {
println("i = $i; j = $j")
if (i == 2)
break@first
}
}
}
/*
i = 1; j = 1
i = 1; j = 2
i = 2; j = 1
*/
看着代码,你应该理解了break@one的含义,没错,中断用one@标注的这一层循环!
瞬间对Kotlin的处理方式佩服的五体投地。在以往要处理各个嵌套循环,因为要控制条件,往往不能这么写,但是Kotlin支持给for循环、while循环添加@标注,然后对标注的循环体进行break和continue,实在是太香了!
那么带标签的continue也是一样的使用方式:
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
here@ for (i in 1..5) {
for (j in 1..4) {
if (i == 3 || j == 2)
continue@here
println("i = $i; j = $j")
}
}
}
/*
i = 1; j = 1
i = 2; j = 1
i = 4; j = 1
i = 5; j = 1
*/
2、Kotlin的函数
首先说明一点,Kotlin的语言逻辑和C++类似,既可以面向对象,也可以面向过程。
我们这里提及的函数,仅仅是单方面满足处理需求的,并不是与对象相关的方法
不在对象中的,被称之为函数
这是 Kotlin 标准库的链接,可以参阅!
1. 普通函数
Kotlin中变量的定义在第一篇博文中就讲了,那么如果函数中存在参数,一样的就在()中写入传入的参数变量就可以了
值得注意的是Kotlin中是值传递,而非引用传递,所以更改传递进来的局部变量参数,并不会改变函数之外传入参数的真实值
例如,一个最简单的加法函数的编写:
fun add(a:Int,b:Int) : Int {
return a+b
}
当然,如果函数返回单个表达式,则可以省略函数主体的花括号{ },并在=符号后指定主体,例如
fun add(a:Int,b:Int) : Int = a+b
当然,再省略一点,可以让Kotlin自动推断返回值类型
fun add(a:Int,b:Int) = a+b
2. 中缀函数
中缀函数算是Kotlin的一个特色,用户可以自定义中缀函数来进行操作
我们之前学习过的区间中的 ..,downTo,until,in等,其实都是中缀函数,包括Map中的to也是中缀函数,之前说是关键字,其实并不准确,准确来说是一个中缀函数
同时,在这里得提到,与Java不同,Kotlin中没有按位运河移位运算符,为了解决这种问题,Kotlin官方使用了中缀函数来完成
[*]shl - 符号左移
[*]shr - 符号右移
[*]ushr - 无符号右移
[*]and - 按位和
[*]or - 按位或
[*]xor - 按位异或
[*]inv - 按位反转
那么如何创建一个带有中缀符号的函数呢?有下面几个限制
[*]只有一个参数
[*]在方法前必须加infix关键字
[*]必须是成员方法或者扩展方法
例如我在自己写的一个Student类中,定义一个输出学号的中缀函数callNumber
class Student() {
infix fun callNumber(number: String) = println("学生的学号为$number")
}
fun main() {
val student = Student()
student callNumber "20203199"
}
/*
学生的学号为20203199
*/
或者我们可以在现有的类中添加中缀函数,例如我在Int类型中添加一个add的中缀函数
infix fun Int.add(tmp:Int) = this+tmp
fun main() {
println(1 add 2)
}
/*
3
*/
3. 函数传参
在Kotlin中,函数传参相比Java得到了非常强的优化,用户体验非常的好,在我看来甚至比python还要好。
(1) 默认参数
Kotlin中运行函数在编写的时候就设置默认参数,所谓默认参数就是拥有默认值的参数,例如
fun add(a:Int = 114, b:Int = 1919) :Int {
println("first == $a second == $b")
return a+b
}
fun main() {
println(add())
}
/*
first == 114 second == 1919
2033
*/
这种情况就是使用了默认的a = 114 b = 1919的情况
那么如果我们仅仅赋值一个参数呢?
fun add(a:Int = 114, b:Int = 1919) :Int {
println("first == $a second == $b")
return a+b
}
fun main() {
println(add(810))
}
/*
first == 810 second == 1919
2729
*/
可以发现Kotlin第一个参数是默认赋值给第一个传参的
那么如果我们想给第二个参数b赋值,而不给a赋值呢?
fun add(a:Int = 114, b:Int = 1919) :Int {
println("first == $a second == $b")
return a+b
}
fun main() {
println(add(b=810))
}
/*
first == 114 second == 810
924
*/
使用指定传参就可以啦!
(2) 传入函数(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Kotlin函数中允许传入函数(方法)这类参数,步骤比Java简单太多了,只需要指定类型为()即可,例如:
fun add(a:Int = 114, b:Int = 1919, myMethod : ()->Unit ) :Int {
myMethod()
println("first == $a second == $b")
return a+b
}
fun main() {
val res = add(myMethod = { println("this is test method") })
println(res)
}
/*
this is test method
first == 114 second == 1919
2033
*/
这里传递进去的第三个参数就可以是一个方法(函数),myMethod : ()->Unit 的含义是:myMethod 是一个返回值为Unit类型的函数,Unit相当于Java中的void类型
上述代码等同于
fun add(a:Int = 114, b:Int = 1919, myMethod : ()->Unit ) :Int {
myMethod()
println("first == $a second == $b")
return a+b
}
fun main() {
val res = add(myMethod = { testMethod() })
println(res)
}
fun testMethod() = println("this is test method")
也可以这样写:
fun add(a:Int = 114, b:Int = 1919, myMethod : ()->Unit ) :Int {
myMethod()
println("first == $a second == $b")
return a+b
}
fun main() {
val res = add() {
println("测试方法")
println("你当然可以在这个方法中写很多内容!")
}
println(res)
}
也就是说,如果函数中只有一个函数参数,我们可以在括号内写lambda表达式来表述方法,也可以在括号外写lambda表达式来表示方法。
如果是两个函数传参呢?可以这样写
fun add(a:Int = 114, b:Int = 1919, myMethod : ()->Unit, myMethod2:()->Unit ) :Int {
myMethod()
myMethod2()
println("first == $a second == $b")
return a+b
}
fun main() {
val res = add(myMethod = {println("测试1")}, myMethod2 = { println("测试2") })
println(res)
}
或者
fun add(a:Int = 114, b:Int = 1919, myMethod : ()->Unit, myMethod2:()->Unit ) :Int {
myMethod()
myMethod2()
println("first == $a second == $b")
return a+b
}
fun main() {
val res = add(myMethod = {println("测试1")}) {
println("测试2")
}
println(res)
}
这样的话,()外层的lambda表达式默认是最后一个函数参数的表述实现
(3) 动态参数
什么叫做动态参数?也就是可以传递很多同类型的但是值不同的参数,例如下面的append()函数
fun myAppend(vararg ch:Char): String {
val res = StringBuffer()
ch.forEach {
res.append(it)
}
return res.toString()
}
fun main() {
val myAppend = myAppend('w', 'o', 'o', 'd', 'w', 'h', 'a', 'l', 'e')
println(myAppend)
}
/*
woodwhale
*/
这里的ch这个参数是不定长的,因为我们使用了vararg修饰
3、Kotlin的更多内容
由于篇幅限制,本篇仅仅讲述了Kotlin中的流程控制和函数的部分内容,之后会学习Kotlin的OOP(面向对象)!
https://www.cnblogs.com/woodwhale/p/15928161.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