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收藏

[Linux] 设置自动清理Linux系统中n天前的文件的方法

服务系统 服务系统 发布于:2022-04-01 11:52 | 阅读数:371 | 评论:0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设置自动清理Linux系统中n天前的文件的方法,文中使用的是rsync命令并对其和rm命令的使用做了一个简单的比较,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服务器每周会产生一次全局备份文件,大小约100G左右,需要定期清理。
工作时间网站访问大,服务器I/O高的时候删除大数据会对服务器状态产生不好的影响。于是想利用计划任务自动执行。
在我的备份目录/bakcup下,每次备份文件均以日期形式命名目录名:

代码如下:
# ls
2013-12-23  2014-01-06  2014-01-20  2014-02-03
2013-12-30  2014-01-13  2014-01-27  2014-02-10
删除部分备份同时保留部分,可以使用find命令,如我要保留最近四周备份的文件,每次备份间隔七天:

代码如下:
# find /bakcup/ -maxdepth 1 -type d -mtime +28
/bakcup/2014-01-06
/bakcup/2014-01-13
/bakcup/2013-12-23
/bakcup/2013-12-30
-maxdepth 1:设置查找目录深度为1,只在/backup目录下查找,如不加此参数会将下级目录中的文件都列出-type d:设置查找类型为目录
-mtime +28:查找28天前的目录
查找结束后可用-exec参数连接删除命令

代码如下:
rsync --delete-before -d /data/test/ {} \;
所以,整个命令就是:代码如下:
# find /bakcup/ -maxdepth 1 -type d -mtime +28 -exec rsync --delete-before -d /data/test/ {} \;
最后可以把命令放入脚本,设置crontab自动执行。
提醒:
使用命令前,应先在服务器上试用查找部分的命令,如只查找出要清理的目录,则可以继续。
不排除某些系统会将./目录查找出来,一定要看清楚,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另外可将-exec替换为-ok,效果相同,在删除前提醒用户确认。
PS:rm命令与rsync命令的效率比较
rm
rm命令大量调用了lstat64和unlink,可以推测删除每个文件前都从文件系统中做过一次lstat操作。
lstat64的次数低于文件总数,还有另外的原因,之后会在另一篇文章中说明。
getdirentries64这个调用比较关键。
过程:正式删除工作的第一阶段,需要通过getdirentries64调用,分批读取目录(每次大约为4K),在内存中建立rm的文件列表;第二阶段,lstat64确定所有文件的状态;第三阶段,通过unlink执行实际删除。这三个阶段都有比较多的系统调用和文件系统操作。
rsync
rsync所做的系统调用很少。
没有针对单个文件做lstat和unlink操作。
命令执行前期,rsync开启了一片共享内存,通过mmap方式加载目录信息。
只做目录同步,不需要针对单个文件做unlink。
另外,在其他人的评测里,rm的上下文切换比较多,会造成System CPU占用较多——对于文件系统的操作,简单增加并发数并不总能提升操作速度。

关注下面的标签,发现更多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