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

评论

收藏

[Java] 图解Java排序算法之堆排序

编程语言 编程语言 发布于:2022-08-19 10:29 | 阅读数:525 | 评论:0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经典排序算法之堆排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预备知识
堆排序
堆排序是利用堆这种数据结构而设计的一种排序算法,堆排序是一种选择排序,它的最坏,最好,平均时间复杂度均为O(nlogn),它也是不稳定排序。首先简单了解下堆结构。

堆是具有以下性质的完全二叉树:每个结点的值都大于或等于其左右孩子结点的值,称为大顶堆;或者每个结点的值都小于或等于其左右孩子结点的值,称为小顶堆。如下图:
DSC0000.jpg

同时,我们对堆中的结点按层进行编号,将这种逻辑结构映射到数组中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DSC0001.png

该数组从逻辑上讲就是一个堆结构,我们用简单的公式来描述一下堆的定义就是:
大顶堆:arr >= arr[2i+1] && arr >= arr[2i+2]
小顶堆:arr <= arr[2i+1] && arr <= arr[2i+2]
ok,了解了这些定义。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堆排序的基本思想及基本步骤:
图解Java堆排序算法

堆排序基本思想及步骤
堆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将待排序序列构造成一个大顶堆,此时,整个序列的最大值就是堆顶的根节点。将其与末尾元素进行交换,此时末尾就为最大值。然后将剩余n-1个元素重新构造成一个堆,这样会得到n个元素的次小值。如此反复执行,便能得到一个有序序列了
步骤一.构造初始堆。将给定无序序列构造成一个大顶堆(一般升序采用大顶堆,降序采用小顶堆)。
a.假设给定无序序列结构如下
DSC0002.png

1.此时我们从最后一个非叶子结点开始(叶结点自然不用调整,第一个非叶子结点 arr.length/2-1=5/2-1=1,也就是下面的6结点),从左至右,从下至上进行调整。
DSC0003.png

2.找到第二个非叶节点4,由于[4,9,8]中9元素最大,4和9交换。
DSC0004.png

这时,交换导致了子根[4,5,6]结构混乱,继续调整,[4,5,6]中6最大,交换4和6。
DSC0005.png

此时,我们就将一个无需序列构造成了一个大顶堆。
步骤二. 将堆顶元素与末尾元素进行交换,使末尾元素最大。然后继续调整堆,再将堆顶元素与末尾元素交换,得到第二大元素。如此反复进行交换、重建、交换。
a.将堆顶元素9和末尾元素4进行交换
DSC0006.png

b.重新调整结构,使其继续满足堆定义
DSC0007.png

c.再将堆顶元素8与末尾元素5进行交换,得到第二大元素8.
DSC0008.png

后续过程,继续进行调整,交换,如此反复进行,最终使得整个序列有序
DSC0009.png

再简单总结下堆排序的基本思路:
a.将无需序列构建成一个堆,根据升序降序需求选择大顶堆或小顶堆;
b.将堆顶元素与末尾元素交换,将最大元素"沉"到数组末端;
c.重新调整结构,使其满足堆定义,然后继续交换堆顶元素与当前末尾元素,反复执行调整+交换步骤,直到整个序列有序。
图解Java堆排序算法
图解Java堆排序算法
代码实现
package sortdemo;
import java.util.Arrays;
/**
* Created by chengxiao on 2016/12/17.
* 堆排序demo
*/
public class Heap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 = {9,8,7,6,5,4,3,2,1};
    sort(arr);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
  public static void sort(int []arr){
    //1.构建大顶堆
    for(int i=arr.length/2-1;i>=0;i--){
      //从第一个非叶子结点从下至上,从右至左调整结构
      adjustHeap(arr,i,arr.length);
    }
    //2.调整堆结构+交换堆顶元素与末尾元素
    for(int j=arr.length-1;j>0;j--){
      swap(arr,0,j);//将堆顶元素与末尾元素进行交换
      adjustHeap(arr,0,j);//重新对堆进行调整
    }
  }
  /**
   * 调整大顶堆(仅是调整过程,建立在大顶堆已构建的基础上)
   * @param arr
   * @param i
   * @param length
   */
  public static void adjustHeap(int []arr,int i,int length){
    int temp = arr[i];//先取出当前元素i
    for(int k=i*2+1;k<length;k=k*2+1){//从i结点的左子结点开始,也就是2i+1处开始
      if(k+1<length && arr[k]<arr[k+1]){//如果左子结点小于右子结点,k指向右子结点
        k++;
      }
      if(arr[k] >temp){//如果子节点大于父节点,将子节点值赋给父节点(不用进行交换)
        arr[i] = arr[k];
        i = k;
      }else{
        break;
      }
    }
    arr[i] = temp;//将temp值放到最终的位置
  }
  /**
   * 交换元素
   * @param arr
   * @param a
   * @param b
   */
  public static void swap(int []arr,int a ,int b){
    int temp=arr[a];
    arr[a] = arr[b];
    arr[b] = temp;
  }
}
结果
[1, 2, 3, 4, 5, 6, 7, 8, 9]

总结
堆排序是一种选择排序,整体主要由构建初始堆+交换堆顶元素和末尾元素并重建堆两部分组成。其中构建初始堆经推导复杂度为O(n),在交换并重建堆的过程中,需交换n-1次,而重建堆的过程中,根据完全二叉树的性质,[log2(n-1),log2(n-2)...1]逐步递减,近似为nlogn。所以堆排序时间复杂度一般认为就是O(nlogn)级。
本篇文章就到这里了,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也希望您能够多多关注CodeAE代码之家的更多内容!
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chengxiao/p/6129630.html

关注下面的标签,发现更多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