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5 课后练习 1. 将物理信道的总频带分割成若干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信号,这种信道复用技术是( B )
A. 码分复用 B. 频分复用 C. 时分复用 D. 码分多址 分析: 将物理信道的总频带分割成若干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信号,这种信道复用技术是频分复用。 2. A、B、C三个站点采用CDMA技术进行通信,A、B要向C发送数据,设A的码片序列为+1,-1,-1,+1,+1,+1,+1,-1。则B可以选用的码片序列为( D )
A. -1,-1,-1,+1,-1,+1,+1,+1 B. -1,+1,-1,-1,-1,+1,+1,+1
C. -1,+1,-1,+1,-1,+1,-1,+1 D. -1,+1,-1,+1,-1,+1,+1,+1 分析: (-1-1+1+1-1+1+1-1)/ 8 = 0。
例: 下列关于CSMA/CD协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 边发送数据帧,边检测是否发生冲突
B. 适用于无线网络,以实现无线链路共享
C. 需要根据网络跨距和数据传输速率限定最小帧长
D. 当信号传播延迟趋近于0时,信道利用率趋近100% 分析: 选项A描述的是“碰撞检测(冲突检测)”,描述正确;
选项B的描述错误,因为CSMA/CD协议不适用于无线网络。对于无线网络,可以使用CSMA/CA协议;
选项C中给出的“网络跨距”相当于给出了“端到端传播时延 τ τ τ" ,进而可得出“争用期2 τ τ τ",再乘以数据传输速率即为最小帧长,描述正确;
选项D描述正确,这可以从极限信道利用率的计算公式看出:
6.3.1 总结
⋆ \star ⋆ CSMA/CD协议的工作原理
⋄ \diamond ⋄ 多点接入MA:多个主机连接在一条总线上,竞争使用总线;
⋄ \diamond ⋄ 载波监听CS:发送帧前先检测总线,若总线空闲96比特时间,则立即发送;若总线忙,则持续检测总线直到总线空闲96比特时间后再重新发送;
⋄ \diamond ⋄ 碰撞检测到CD:边发送边检测碰撞,若检测到磁撞,则立即停止发送,退避一段随机时间后再重新发送。
⋄ \diamond ⋄ 上述过程可比喻为:先听后说,边听边说;一旦冲突,立即停说;等待时机,重新再说。
⋆ \star ⋆ 使用CSMA/CD协议的以太网的争用期 (碰撞窗口)
⋄ \diamond ⋄ 发送帧的主机最多经过以太网端到端往返传播时延2 τ τ τ这么长时间,就可检测到本次传输是否发生了碰撞,2 τ τ τ称为争用期;
⋄ \diamond ⋄ 经过争用期这段时间还没有检测到碰撞,才能肯定这次发送不会发生碰撞;
⋄ \diamond ⋄ 以太网规定2 τ τ τ的取值为512比特时间(即发送512比特所耗费的时间) ,对于10Mbps的以太网,2 τ τ τ为51.2μs;
⋆ \star ⋆ 使用CSMA/CD协议的以太网的最小帧长和最大帧长
⋄ \diamond ⋄ 最小帧长 = 争用期 x 信道带宽(数据发送速率),对于10Mbps的传统以太网,其争用期为51.2μs,因此最小帧长为512b,即64字节;
⋄ \diamond ⋄ 以太网的最小帧长确保了主机可在帧发送完成之前就检测到该帧的发送过程中是否遇了碰撞。如果检测到碰撞,则停止发送帧的剩余部分,退避一段随机事件后,重新发送该帧;
⋄ \diamond ⋄ 为了防止主机长时间占用总线,以太网的帧也不能太长;以太网V2的MAC帧最大长度为1518字节(1500字节数据载荷,18字节首尾字段);插入VLAN标记的802.1Q帧最大长度为1522字节(1500字节数据裁荷,22字节首尾字段) ;
⋆ \star ⋆ CSMA/CD协议使用的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
⋄ \diamond ⋄ 随机退避时间 = 争用期2 τ τ τ x 随机数r,其中r从离散的整数集合{0, 1, …, (2 k ^k k-1)中随机取出一个,k= Min[重传次数,10];
⋄ \diamond ⋄ 当重传达16次仍不能成功时,这表明同时打算发送数据的主机太多以至于连续发生碰撞,则丢弃该帧井向高层报告。
⋆ \star ⋆ 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
CSMA/CD协议曾经用于各种总线结构以太网和双绞线以太网的早期版本中。现在的以太网基于交换机和全双工连接,不会有碰撞,因此没有必要使用CSMA/CD协议。 6.3.2 课后练习 1. 在CSMA/CD协议中,“争用期”指的是( A )
A. 信号在最远两个端点之间往返传输的时间 B. 信号从线路一端传输到另一端的时间
C. 从发送开始到收到应答的时间 D. 从发送完毕到收到应答的时间 分析: 在CSMA/CD协议中,“争用期”指的信号在最远两个端点之间往返传输的时间。 2. 以太网中,当数据传输速率提高时,帧的发送时间会相应地缩短,这样可能会影响到冲突的检测,为了能有效地检测冲突,可以使用的解决方案有( B )
A. 减少电缆介质的长度或减少最短帧长 B. 减少电缆介质的长度或增加最短帧长
C. 增加电缆介质的长度或减少最短帧长 D. 增加电缆介质的长度或增加最短帧长 分析: 当传输速率提高时,为了有效地检测冲突,可采用减少电缆介质的长度,使争用期时间减少(即以太网端到端的时延减小) ,保持最小帧长不变,或增加最短帧长。 3. 长度为10km,数据传输率为10Mb/s的CSMA/CD以太网,信号传播速率为200m/μs。那么该网络的最小帧长是( D )
A. 20bit B. 200bit C. 100bit D. 1000bit 分析:
4. 在以太网的退避算法中,在11次碰撞后,站点会在0~x之间选择一个随机数,x是( C )
A. 255 B. 511 C. 1023 D. 2047 分析: 2 10 ^{10} 10 -1 = 1023。
例1: 下列选项中,对正确接收到的数据帧进行确认的MAC协议是( D )
A. CSMA B. CDMA C. CSMA/CD D. CSMA/CA 分析: CSMA是指载波监听多址接入,并不使用确认机制;
CSMA/CD是指载波监听多址接入/碰撞检测,是对CSMA的改进,是早期共享信道以太网使用的信道访问控制协议,并不使用确认机制;
CSMA/CA是指载波监听多址接入/碰撞避免,是802.11局域网采用的无线信道访问控制协议。802.11局域网在使用CSMA/CA的同时,还使用停止-等待协议。这是因为无线信道的通信质量远不如有线信道,因此无线站点每发送完一个数据帧后,要等到收到对方的确认帧后才能继续发送下一帧;
CDMA是指码分多址,属于静态划分信道,是物理层的信道复用技术,而不属于MAC协议。
例2: 下列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中,可能发生冲突的是( B )
A. CDMA B. CSMA C. TDMA D. FDMA 分析: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x Access)是指码分多址;
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x Acess)是指时分多址;
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x Access)是指频分多址;
CSMA(Ca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是指载波监听多址接入;
TDMA、 FDMA、 CDMA是常见的物理层信道复用技术,属于静态划分信道,用于多用户共享信道,不会发生冲突。
CSMA属于争用型的媒体接入控制协议,连接在同一媒体上的多个站点使用该协议以竞争方式发送数据帧,可能出现冲突(也称为碰撞) 。 例3: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的MAC协议CSMA/CA进行信道预约的方法是( D )
A. 发送确认帧 B. 采用二进制指数退避 C. 使用多个MAC地址 D. 交换RTS与CTS帧 分析: CSMA/CA协议使用RTS和CTS帧来预约信道,它们都携带有通信需要持续的时间。
另外,除RTS和CTS帧外,数据帧也能携带通信需要持续的时间,这就是802.11的虚拟载波监听。 6.4.1 总结
802.11无线局域网在MAC层使用CSMA/CA协议,以尽量减小碰撞发送的概率。不能使用CSMA/CD协议的原因是在无线局域网中无法实现碰撞检测。在使用CSMA/CA协议的同时,还使用停止-等待协议来实现可靠传输。
为了尽可能地避免各种可能的碰撞,CSMA/CA协议采用了一种不同于CSMA/CD协议的退避算法。当要发送帧的站点检测到信道从忙态转为空闲时,都要执行退避算法。
802.11标准规定,所有的站在完成发送后,必须再等待一段帧间间隔时间才能发送下一帧。帧间间隔的长短取决于该站要发送的帧的优先级。
在802.11无线局域网的MAC帧首部中有一 个持续期字段,用来填入在本帧结束后还要占用信道多久时间,其他站点通过该字段可实现虚拟载波监听。
802.11标准允许要发送数据的站点对信道进行预约,即在发送数据帧之前先发送请求发送RTS帧。在收到响应允许发送CTS帧后,就可发送数据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