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h5开发中,我们经常会需要实现一些动效来让页面视觉效果更好,谈及动效便不可避免地会想到动效性能优化这个话题:
- 减少页面DOM操作,可以使用CSS实现的动效不多出一行js代码
- 使用绝对定位脱离让DOM脱离文档流,减少页面的重排(relayout)
- 使用CSS3 3D属性开启硬件加速
那么,CSS3与动效优化有什么关系呢,本文将从浏览器渲染层面讲述CSS3的动效优化原理
浏览器页面展示过程
首页,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浏览器的页面展示过程:
- Javascript:主要负责业务交互逻辑。
- Style: 根据 CSS 选择器,对每个 DOM 元素匹配对应的 CSS 样式。
- Layout: 具体计算 DOM 元素显示在屏幕上的大小及位置。
- Paint: 实现一个 DOM 元素的可视效果(颜色、边框、阴影等),一般来说由多个渲染层完成。
- Composite: 当每个层绘制完成后,浏览器会将所有层按照合理顺序合并为一个图层,显示到屏幕。 本文我们将重点关注 Composite 过程。
浏览器渲染原理
在讨论 Composite 之前,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浏览器渲染原理
从该图中,我们可以发现:
- DOM 元素与 Layout Object 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 一般来说,拥有相同坐标空间的 Layout Object 属于同一个 Paint Layer (渲染层),通过 position、opacity、filter等 CSS 属性可以创建新的 Paint Layer
- 某些特殊的 Paint Layer 会被认为是 Composite Layer (合成层/复合层),Composite Layer 拥有单独的 Graphics Layer (图形层),而那些非 Composite Layer 的 Paint Layer,会与拥有 Graphics Layer 的父层共用一个
Graphics Layer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到屏幕可视效果可以理解为:由多个位图通过 GPU 合成渲染到屏幕上,而位图的最小单位是像素。如下图:
那么位图是怎么获得的呢,Graphics Layer 便起到了关键作用,每个 Graphics Layer 都有一个 Graphics Context, 位图是存储在共享内存中,Graphics Context 会负责将位图作为纹理上传到GPU中,再由GPU进行合成渲染。如下图:
CSS在浏览器渲染层面承担了怎样的角色
大多数人对于CSS3的第一印象,就是可以通过3D(如transform)属性来开启硬件加速,许多同学在重构某一个项目时,考虑到动画性能问题,都会倾向:
- 将2Dtransform改为3Dtransform 2.将 left ( top、bottom、right )的移动改为 3Dtransform
但开启硬件加速的底层原理其实就在于将 Paint Layer 提升到了 Composite Layer
以下的几种方式都用相同的作用:
- 3D属性开启硬件加速(3d-transform)
- will-change: (opacity、transform、top、left、bottom、right)
- 使用fixed或sticky定位
- 对opacity、transform、filter应用了 animation(actived) or transition(actived),注意这里的 animation 及 transition 需要是处于激活状态才行
我们来写两段 demo 代码,带大家具体分析一下实际情况demo1. 3D属性开启硬件加速(3d-transform)
.composited{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ackground: red;
transform: translateZ(0)
}
</style>
<div class="composited">
composited - 3dtransform
</div>
可以看到是因为使用的CSS 3D transform,创建了一个复合层 demo2. 对opacity、transform、filter应用 animation(actived) or transition(actived)
<style>
@keyframes move{
0%{
top: 0;
}
50%{
top: 600px;
}
100%{
top: 0;
}
}
@keyframes opacity{
0%{
opacity: 0;
}
50%{
opacity: 1;
}
100%{
opacity: 0;
}
}
#composited{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ackground: red;
position: absolute;
left: 0;
top: 0;
}
.both{
animation: move 2s infinite, opacity 2s infinite;
}
.move{
animation: move 2s infinite;
}
</style>
<div id="composited" class="both">
composited - animation
</div>
<script>
setTimeout(function(){
const dom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mposited')
dom.className = 'move'
},5000)
</script> 这里我们定义了两个keyframes(move、opacity),还有两个class(both、move),起初 #composited 的 className = 'both',5秒延时器后,className = 'move',我们来看看浏览器的实际变化。
起初:#composited 创建了一个复合层,并且运动时 fps 没有波动,性能很稳定
5秒后:复合层消失,运动时 fps 会发生抖动,性能开始变得不再稳定
如何查看复合层及fps
在浏览器的 Dev Tools 中选择 More tools,并勾选 Rendering 中的 FPS meter
动画性能最优化
之前,我们提到了页面呈现出来所经历的渲染流水线,其实从性能方面考虑,最理想的渲染流水线是没有布局和绘制环节的,为了实现上述效果,就需要只使用那些仅触发 Composite 的属性。
目前,只有两个属性是满足这个条件的:transforms 和 opacity(仅部分浏览器支持)。
相关信息可查看:css Triggers
总结
提升为合成层简单说来有以下几点好处:
- 合成层的位图,会交由 GPU 合成,比 CPU 处理要快
- 当需要 repaint 时,只需要 repaint 本身,不会影响到其他的层
- 对于 transform 和 opacity 效果,部分浏览器不会触发 Layout 和 Paint, 相关信息可查看:css Triggers
缺点:
- 创建一个新的合成层并不是免费的,它得消耗额外的内存和管理资源。
- 纹理上传后会交由 GPU 处理,因此我们还需要考虑 CPU 和 GPU 之间的带宽问题、以及有多大内存供 GPU 处理这些纹理的问题
大多数人都很喜欢使用3D属性 translateZ(0) 来进行所谓的硬件加速,以提升性能。但我们还需要切实的去分析页面的实际性能表现,不断的改进测试,这样才是正确的性能优化途径。
参考资料
无线性能优化:Composite - 淘系前端团队
欢迎关注凹凸实验室博客:aotu.io
或者关注凹凸实验室公众号(AOTULabs),不定时推送文章。
|